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
作者:
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
【授權公告號:CN208989611U;申請權利人:西安伊蔓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明設計人:魏波; 趙沖; 郭寅; 姚創藝;】
摘要:
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包括滾輪驅動電機、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滾輪、同步帶組件和滾輪軸;第一軸承座和第二軸承座均為L型,第一軸承座的一個邊和第二軸承座的一個邊相對固定設置,形成凹槽形支座;凹槽形支座內,第一軸承座的另一個邊和第二軸承座的另一個邊之間設置有滾輪軸,滾輪軸上設置有若干滾輪;凹槽形支座上設置有滾輪驅動電機,同步帶組件的一端連接滾輪驅動電機,另一端連接滾輪軸。本實用新型由滾輪驅動電機驅動一組滾輪同步轉動,四個滾輪設置的間距,滾輪上突起的間距,對人體起到按摩作用。
主權項:
1.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滾輪驅動電機(2)、第一軸承座(5)、第二軸承座(9)、滾輪(7)、同步帶組件(4)和滾輪軸(8);第一軸承座(5)和第二軸承座(9)均為L型,第一軸承座(5)的一個邊和第二軸承座(9)的一個邊相對固定設置,形成凹槽形支座;凹槽形支座內,第一軸承座(5)的另一個邊和第二軸承座(9)的另一個邊之間設置有滾輪軸(8),滾輪軸(8)上設置有若干滾輪(7);凹槽形支座上設置有滾輪驅動電機(2),同步帶組件(4)的一端連接滾輪驅動電機(2),另一端連接滾輪軸(8)。
要求:
1.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滾輪驅動電機(2)、第一軸承座(5)、第二軸承座(9)、滾輪(7)、同步帶組件(4)和滾輪軸(8);第一軸承座(5)和第二軸承座(9)均為L型,第一軸承座(5)的一個邊和第二軸承座(9)的一個邊相對固定設置,形成凹槽形支座;凹槽形支座內,第一軸承座(5)的另一個邊和第二軸承座(9)的另一個邊之間設置有滾輪軸(8),滾輪軸(8)上設置有若干滾輪(7);凹槽形支座上設置有滾輪驅動電機(2),同步帶組件(4)的一端連接滾輪驅動電機(2),另一端連接滾輪軸(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同步帶組件(4)包括同步帶輪(10)和同步帶(11);滾輪軸(8)的一端伸出凹槽形支座,滾輪驅動電機(2)的輸出端以及滾輪軸(8)伸出凹槽形支座的一端上均固定設置有同步帶輪(10),兩個同步帶輪(10)之間通過同步帶(1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滾輪軸(8)兩端的凹槽形支座上開設有孔,孔內設置有軸承(14),滾輪軸(8)設置在軸承(14)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滾輪(7)包括硅膠輪軸套(12)和硅膠滾輪套(13),硅膠輪軸套(12)固定套設在滾輪軸(8)上,硅膠滾輪套(13)套設在硅膠輪軸套(12)外側,硅膠滾輪套(13)外表面沿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硅膠凸起,人體背部膀胱經間距以及膀胱經上穴位的間隔與硅膠滾輪套(13)外表面的間隔相匹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凹槽形支座內部設置有位置檢測傳感器(6),位置檢測傳感器(6)用于檢測硅膠凸起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凹槽形支座上固定設置有電機支架(3),滾輪驅動電機(2)固定設置在電機支架(3)上;電機支架(3)側面的凹槽形支座上固定設置有安裝支架(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凹槽形支座內部在滾輪(7)的上方設置有加熱片。
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按摩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亞健康問題如何有效的解決,理療按摩越來越受歡迎,相應理療設備雖層出不窮,但其核心裝置按摩執行機構卻缺乏創新:功能簡單、結構單一,無法滿足人們對按摩儀器越來越高的要求。
現有技術主要側重于單一的功能且不夠人性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包括滾輪驅動電機、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滾輪、同步帶組件和滾輪軸;第一軸承座和第二軸承座均為L型,第一軸承座的一個邊和第二軸承座的一個邊相對固定設置,形成凹槽形支座;凹槽形支座內,第一軸承座的另一個邊和第二軸承座的另一個邊之間設置有滾輪軸,滾輪軸上設置有若干滾輪;凹槽形支座上設置有滾輪驅動電機,同步帶組件的一端連接滾輪驅動電機,另一端連接滾輪軸。
進一步的,同步帶組件包括同步帶輪和同步帶;滾輪軸的一端伸出凹槽形支座,滾輪驅動電機的輸出端以及滾輪軸伸出凹槽形支座的一端上均固定設置有同步帶輪,兩個同步帶輪之間通過同步帶連接。
進一步的,滾輪軸兩端的凹槽形支座上開設有孔,孔內設置有軸承,滾輪軸設置在軸承內。
進一步的,滾輪包括硅膠輪軸套和硅膠滾輪套,硅膠輪軸套固定套設在滾輪軸上,硅膠滾輪套設在硅膠輪軸套外側,硅膠滾輪套外表面沿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硅膠凸起,女性背部膀胱經間距以及膀胱經上穴位的間隔與硅膠滾輪套外表面的間隔相匹配。
進一步的,凹槽形支座內部設置有位置檢測傳感器,位置檢測傳感器用于檢測硅膠凸起的位置。
進一步的,凹槽形支座上固定設置有電機支架,滾輪驅動電機固定設置在電機支架上;電機支架側面的凹槽形支座上固定設置有安裝支架。
進一步的,凹槽形支座內部在滾輪的上方設置有加熱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由滾輪驅動電機驅動一組滾輪同步轉動,滾輪設置的間距,滾輪上突起的間距,對人體起到按摩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滾輪上凸起的間距都根據人體工程學人體背部膀胱經間距和膀胱經上穴位的間隔設置,使之能很好作用于背部穴位,并起到良好按摩效果。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加熱片,加熱片對滾輪采用輻射加熱,滾輪裝置作用于人體時,油溫或者零件表面溫度接近人體體溫,提高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其中:1、滾輪安裝支架;2、滾輪驅動電機;3、電機支架;4、同步帶組件;5、第一軸承座;6、位置檢測傳感器;7、滾輪;8、滾輪軸;9、第二軸承座;10、同步帶輪;11、同步帶;12、硅膠輪軸套;13、硅膠滾輪套;14、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滾輪按摩機械手,包括滾輪驅動電機2、第一軸承座5、第二軸承座9、滾輪7、同步帶組件4和滾輪軸8;第一軸承座5和第二軸承座9均為L型,第一軸承座5的一個邊和第二軸承座9的一個邊相對固定設置,形成凹槽形支座;凹槽形支座內,第一軸承座5的另一個邊和第二軸承座9的另一個邊之間設置有滾輪軸8,滾輪軸8上設置有若干滾輪7;凹槽形支座上設置有滾輪驅動電機2,同步帶組件4的一端連接滾輪驅動電機2,另一端連接滾輪軸8。
同步帶組件4包括同步帶輪10和同步帶11;滾輪軸8的一端伸出凹槽形支座,滾輪驅動電機2的輸出端以及滾輪軸8伸出凹槽形支座的一端上均固定設置有同步帶輪10,兩個同步帶輪10之間通過同步帶11連接。
滾輪軸8兩端的凹槽形支座上開設有孔,孔內設置有軸承14,滾輪軸8設置在軸承14內。
滾輪7包括硅膠輪軸套12和硅膠滾輪套13,硅膠輪軸套12固定設置在滾輪軸8上,硅膠滾輪套13套設在硅膠輪軸套12外側,硅膠滾輪套13外表面沿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硅膠凸起,人體背部膀胱經間距以及膀胱經上穴位的間隔與硅膠滾輪套13外表面的間隔相匹配。
凹槽形支座內部設置有位置檢測傳感器6,位置檢測傳感器6用于檢測硅膠凸起的位置。
凹槽形支座上固定設置有電機支架3,滾輪驅動電機2固定設置在電機支架3上;電機支架3側面的凹槽形支座上固定設置有安裝支架1。
凹槽形支座內部在滾輪7的上方設置有加熱片。
滾輪驅動電機通過同步帶組件,驅動滾輪軸旋轉,帶動一組四個硅膠滾輪同步轉動,硅膠滾輪設置的間距,硅膠滾輪上的突起間距,都根據人體工程學人體背部膀胱經間距和膀胱經上穴位的間隔設置,使之能很好作用于背部穴位,并起到按摩效果。硅膠滾輪與硅膠輪軸套采用分體設計,硅膠輪軸套硬度高,硅膠滾輪表面軟,既保證了與滾輪軸連接可靠,又提高了與人體接觸的舒適性。硅膠滾輪的上方設置有加熱片,用熱輻射方式對硅膠滾輪進行加熱。位置檢測傳感器檢測硅膠滾輪圓周方向突起位置,保證突起初始位置相同,更好與人體背部膀胱經的穴位對應,提升按摩效果。滾輪裝置通過滾輪安裝支架與上述安裝板連接。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