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帶失效的原因及糾正措施(續)
作者:
同步帶失效的原因及糾正措施(續)
一、并聯同步帶問題 | ||
癥狀 | 可能的原因 | 改正措施 |
非工作面覆蓋層分離 | 1.同步帶輪磨損 | 1.更換同步帶輪 |
2.同步帶輪溝槽間距不適當 | 2.使用標準同步帶輪溝槽的同步帶輪 | |
非工作面覆蓋層磨損 | 1.碰觸防護檔板 | 1.檢查防護檔板 |
2.后部惰輪失效或損壞 | 2.更換或修理后部惰輪 | |
動力并聯同步帶從傳動裝置重復性的脫落 | 碎片落入同步帶輪上 | 清理同步帶輪溝槽。使用單一同步帶防止碎片落入槽中 |
一條或多條同步帶拖離同步帶輪 | 1.沒有調準 | 1.重新調準傳動裝置 |
2.張力不足 | 2.重新調整松緊 | |
二、軸承發熱 | ||
癥狀 | 可能的原因 | 改正措施 |
傳動裝置張力過大 | 1.同步帶輪溝槽磨損-同步帶碰觸底部,除非用過大張力,否則不能傳動動力 | 1.更換同步帶輪,適當調整傳動裝置張力 |
2.不適當的張力 | 2.運行調準 | |
同步帶輪過小 | 不按電動機制造廠推薦的滑輪直徑作設計 | 使用傳動裝置手冊重新設計 |
輪軸條件不良 | 1.輪軸設計的安全系數不足 | 1.檢查軸承設計 |
2.沒有適當維修軸承 | 2.對軸承調準和加潤滑油 | |
同步帶輪在軸上位置不當 | 錯誤或有障礙問題 | 放置同步帶輪盡量靠近軸承移去障礙物 |
同步帶滑動 | 傳動裝置張力不足 | 重新調準 |
三、同步帶超過有效使用條件 | ||
癥狀 | 可能的原因 | 改正措施 |
單一同步帶或多條同步帶均勻伸長 | 1.使用條件不足 | 1.用技術設計手冊檢查使用的條件 |
2.嚴重過載或傳動裝置安全系系動設計不足 | 2.重新設計 | |
3.張力部件斷裂 | 3.更換同步帶適當安裝 | |
多條同步帶不均勻伸長 | 1.傳動裝置沒有調準 | 1.重新按直線一致和松緊調準 |
2.同步帶輪內有碎片 | 2.清理同步帶輪 | |
3.張力部間斷裂或蕊線層損壞 | 3.更換所有同步帶并適當安裝 | |
4.同步帶不配合 | 4.安裝能配合的同步帶 | |
四、同步帶過早故障 | ||
癥狀 | 可能的原因 | 改正措施 |
同步帶斷裂 | 1. 傳動裝置設計的安全系數不足 | 1. 使用技術手冊重新設計 |
2. 同步帶卷入撬動之同步帶輪 | 2. 安裝時使用傳動設備的松緊裝置 | |
3. 有物體落入傳動裝置內 | 3. 提供適當的防護罩 | |
4. 嚴重的沖擊負載 | 4. 重新按適當沖擊負載而設計 | |
同步帶不能負載,無明顯的理由 | 1. 傳動裝置設計的安全系數不足 | 1. 使用技術手冊重新設計 |
2. 張力部件損壞 | 2. 執行正確的安裝程序 | |
3. 同步帶輪溝槽磨損 | 3. 檢查同步帶輪溝槽磨損情況 . 如需要則更換 | |
4. 中心距離移動 | 4. 在運行時檢查中心距離是否移動 | |
芯線層邊緣磨損 | 1. 同步帶輪和同步帶不成直線 | 1. 檢查同步帶輪和同步帶是否直線并改正 |
2. 張力部件損壞 | 2. 執行正確的安裝程序 | |
同步帶破開成薄片或下覆蓋芯線層分離 | 1. 同步帶輪過小 | 1. 檢查傳動裝置的設計更換較大的同步帶輪 |
2. 使用過小的后側惰輪 | 2. 適當增大后側惰輪的直徑 | |
五、皮帶異常震動 | ||
癥狀 | 可能的原因 | 改正措施 |
皮帶脫落 | 1.皮帶松弛(在張上下) | 1.重新調整松緊 |
2.皮帶不適合 | 2.安裝新而正確皮帶 | |
3.皮帶輪未調準 | 3.調準皮帶輪 | |
異常或過度震動 | 1.使用不正確的皮帶 | 1.在輪上使用正確的皮帶 在鏈輪上使用正確皮帶齒剖面和間距 |
2.機器或設備設計不良 | 2.檢查結構和支架應具有適當強度 | |
3.皮帶輪不圓 | 3.更換 | |
4.傳動裝置某些部件松動 | 4.檢查機器部件和防護板.電動機支架 電動機墊板 軸套整個框架的穩定性要有適當的設計強度.適當的維修和安裝 | |
六、皮帶輪相關問題 | ||
癥狀 | 可能的原因 | 改正措施 |
皮帶輪破裂或損壞 | 1.不正確的安裝皮帶輪 | 1.不要在超過推薦的扭矩數值情況下緊軸套螺絲 |
2.外來物品落入傳動裝置內 | 2.使用適當的防護檔版 | |
3.超速 | 3.保持皮帶輪速度低于最大推薦值 | |
4.不正確的安裝皮帶輪 | 4.不要用撬具將皮帶裝上皮帶輪 | |
嚴重皮帶輪溝槽磨損 | 1.皮帶過度張力 | 1.重新調準 檢查傳動裝置設計 |
2.砂.碎片或污染 | 2.盡量清潔和防護傳動裝置 |
相關信息